《王子復仇記》誕生過程

蕭新泉
本會副主席

編輯按:《王子復仇記》獲戲劇匯演07年最佳劇本獎
會訊第41期 (2007年9月)

06年,看了很多精彩的話劇,其中一齣是黃詠詩的《公主復仇記》,故事出人意表。之後,聽到很多匪夷所思但卻真實的「情慾故事」,我在想,面對愛慾,智障與正常人有什麼分別呢?於是開始創作《王子復仇記》。而巧克力劇場希望我提供劇本,參加戲劇匯演07,我便因利乘便,呈交《王子復仇記》。

精心撰寫完第一稿,讓劇界好友看看,他們提出一些批評,我虛心接受。給導演看,他說:「這個劇本很差,入複賽的機會不大。我們不如讓一些新人試試,累積經驗吧!」我心想:「真的這麼差嗎?」我還有一點自信。

第一次圍讀,所有參與的人都感到很驚訝,認為劇本不合理,很沉悶。這次,我對劇本的信心完全被摧毀。我放棄了劇本,重新撰寫一個新的故事,名為《X宗罪》,期望不要輸得太難看。

4月初賽,面見評判 ─ 潘惠森、廖淑芬。我們演了一段五分鐘的戲。評判板著臉,眉頭深鎖。我作為編劇,解釋因為最初送呈之劇本如何不足,故撰寫了新的故事。我在等候評判宣判死刑。

結果,潘惠森說:「原先的劇本很好,結構很完整,結尾令人意想不到。」另一位評判廖淑分亦表贊同。我呆了。評判的意見與導演及圍讀的朋友們南轅北轍。當然,這可能是評判客氣的評語;但無論如何,評判的意見給我打了一枝強心針,替我的劇本平反。我們又再回到起步點。

到了6月複賽,評判的意見非常正面,認為能夠在劇場上寫到這樣的劇本,非常難得。我已知我們可以順利進入決賽。

8月22日決賽最後一天,《王子復仇記》獲最佳劇本提名。翌日,評判匯報匯演各隊的表演,區嘉雯稱很喜歡這劇本,對白寫得很好。何文蔚則不太喜歡。而潘惠森則盛讚《王》劇,是「高手」所為,看到最後有點「心寒」。

最後,我獲得了最佳劇本獎。

這個劇本的創作過程,是前所未有的。每次撰寫完劇本後,總會收到朋友的批評,但卻甚少劣評如潮,自信心被徹底摧毀,甚至要把劇本放棄,何等悲壯的開始。結果,不但奇蹟地進入決賽,獲得優勝演出的機會,更獲最佳劇本獎。我覺得整個過程是「悲壯的開始,完美的終結」。這樣的一個過程,本身便是一個精彩的劇本。

雖然,這劇令我獲得最佳劇本獎。但更大的得著,反而是讓我明白到戲劇是多麼主觀的一項東西。說真的,不少朋友對劇本作出的批評,都是善意,都是客觀的。亦有不少朋友非常喜歡這個劇本,包括兩位評判。正因如此,勝負多少帶點運氣,不必太認真。而作為劇作者,我必須以開放的態度接受批評。

多謝黃詠詩,多謝對本劇提供意見的人,多謝三位評判,多謝參與此劇演出的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。

頒獎禮、慶功宴過後,我明白到,一切又由零開始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