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Hong Kong Teachers Drama Association
- Productions and Theatre in Education
- Exchange and Promotion
- Curriculum and Teacher Training
- Notion
- Drama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
- Creative Teaching Strategies
- Teacher Training
- Seminar on Drug fighting drama and Life Education
- Programme for new teachers (Secondary school) – Teaching language with drama
- Programme for new teachers (Primary school) – Teaching language with drama
- NSS Teachers’ Training Programme
- Applicate drama in life/religious/moral education Workshop
- ATCL Teaching (Speech and Drama) Trinity Guildhall Diplomas Studies (2012-13)
- Training Day
- Curriculum Design
- Courses on School-based Drama education
- Junior primary school drama programme
- Senior primary school drama programme
-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drama programme
-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drama programme
- Module of Drama Workshop in Chinese Language of New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
- Module of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Drama in English Language of New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
- Courses on School-based Drama education
- Design of school-vased drama pedagogy
- FEX, HKIEd
- A list of participating schools
-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
- Information of Drama Education
- 20th Anniversary Drama Fesival
- Annual Performance 2014
天藝劇團的驚奇之旅—一個台灣福音戲劇的天賦使命
錢大同/台灣天藝劇團團長
香港教師戲劇會第74期會訊(2018年6月)
對一個以福音宣揚為己任的福音劇團,天藝劇團[1] 深耕台灣36年,面對整個劇場蓬勃發展,劇場運動的前仆後繼;從現實面而言,劇場展演形式必須迎上時代的變遷;從藝術面而言,劇團整體的水準必然要提升;從策略面而言,複合式的合作及夥伴關係連結已然是必然需求!
一路走來,迎向前路
筆者在天藝劇團 (當時登記名稱為「天藝話劇團」)成立初的第五年(1988)加入,歷經黑衣人的各個技術階段、演出不同的腳色,甚而在中期承擔帶領劇團的核心團隊,目前擔任團長的職位,持續在台灣的福音劇團運作中努力,未來劇團觸角將更深入社福、公益、教育劇場〪
回想2012年,筆者應「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[2]」邀請擔任製作人,受託製作「山中森林 [3]」紙上電影,並於宇宙光雜誌以筆名「含默」發表「文創宣教 [4]」概念;在當時的轟動台灣社會的「李宗瑞事件」推波助瀾下,「山中森林」紙上電影的推出,恰巧回應了人性的貪婪與年輕人對一日情的普遍反應;誠然,即使是福音傳揚也脫離不了對社會狀態的策略回應,劇團無法也不適合一廂情願的製作戲劇,妄求觀眾買票進劇場;這種體悟深化團隊製作引起觀眾共鳴的想法,因為如此「彈性」便顯得更為迫切!
文化包袱,文創出路
面臨台灣與中國「文化臍帶」連結的事實,在兩岸政治的疏離與中南海文攻武嚇下,台灣的年輕世代更顯得無所適從;信仰誠然仍是個安定人心的選項,台灣劇場的發展卻顯得更為蓬勃,即便透過展演的獲利目的不能滿足,透過戲劇手段來獲得話語權,戲劇的運用就是個門檻不低的方法!
過往,天藝劇團多以戲劇製作為首要考量,較缺乏策略與行銷的籌畫;從最初十年的一年兩次製作(演出24場),進入了一年一次演出8場,團員為帶職參與,利用工作之餘排練並參與製作〪原創劇本是天藝的特色,這對於從不倚賴票房收入[5],卻能穩定每年推出新劇的劇團而言,是個不得不令人感動的「神蹟」〪
天藝劇團自1988年迄今參與製作舞台劇已達25齣,成為國內著名的福音劇團。資深團員帶領劇團的行政、技術及宣傳部門;製作劇碼及舞台設計作品,包括:「變奏一九九七」、「舞衣」、「歸零」、「朋友請聽」、「蹺」、「NG-驀然回首」、「誰」、「迴」、「戲」、「留一盞燈」、「秋決」、「青衣」、「心の繭」、「心洞」、「浮沉‧浮塵」、「那一年, 我們約好要幸福的」、「心怨」、「倒帶」、「越線」、「陋巷[6]」、「未完•待續の狂想曲」等。
山窮水盡,柳暗花明
這是一條辛苦卻充滿感恩的戲劇之路,舞台上的光環很快會幻滅,掌聲過後觀眾起身離去、大幕落下演員彩妝盡卸,戲劇卻永遠吸引著普羅大眾;「天藝」身為福音劇團的老大哥,對戲劇的熱情不曾稍歇,對新知的渴求與日俱增;當一代一代的前輩凋零倒下,後輩能有多少熱情及抱負跟上?然而我們期許,命定的託付不致辜負,我們的經驗可供傳承〪
在年紀已逾中年的筆者,有機會參與大學文創設計教育、社區戲劇訓練、樂齡戲劇教學、兒童劇場培育、媒體節目製作,開拓了雜誌專欄平台主筆 [7]、影視策略整合規劃、公益戲劇團隊建立、跨國劇藝經驗傳遞….;凡此種種,都滋潤了劇場人對創意的經營考驗,也都刺激了「戲劇」與「文創」的密切結合〪
感謝香港教師戲劇會給予劇團這個發表空間,期待未來更多資訊,能透過 貴會的會訊予以傳播,筆者必將薄盡綿力,成為橋樑,共興戲劇!
{1] 天藝團成立於1983年
[2] 1973年第一期宇宙光雜誌出版後,收到監獄、學校廣大的需求,於是,開始大量印刷,並積極推動訂贈計畫,文字傳播的深入與速率無遠弗屆,獲得極大迴響。耕耘十年後,於1983年成立「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」,以文字視聽、關懷輔導、藝術文化、學術研究、社會關懷、教育訓練、資訊網絡等七大工作方向,傾力從事「天人物我,全人關懷」,重建「人」的工程。1998年9月,擴大改組成立「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」,除於台北設立董事會監督各項工作外,並於世界各地分別成立地區事工委員會,協助推廣支持宇宙光全人關懷工作。
3] 山森林中由錢大同製作,張文儀擔任導演,演出藝人有林慶台、周丹薇、宋逸民、王俐人、李宣榕
[4] 文創宣教乃含默於宇宙光雜誌2012年8月刊中提出
[5] 天藝劇團成立迄今,製作經費非由特定單位支持,而是以觀眾索票並憑票進場!
[6] 「陋巷」為天藝劇團成團後的第一次實驗性音樂劇
[7] 筆者於2017年12月受邀擔任「event 365生活誌」季刊戲劇專欄主筆